《黃帝內經》分《靈樞》、《素問》兩部分,相傳起源于軒轅黃帝,代代口耳相傳,后又經醫家、醫學理論家聯合增補發展創作,于春秋戰國時期集結成書。在以黃帝、岐伯、雷公對話、問答的形式闡述病機病理的同時,主張不治已病、而治未病,同時主張養生、攝生、益壽、延年。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(《黃帝內經》、《難經》、《傷寒雜病論》、《神農本草經》),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。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 “ 陰陽五行學說 ”、“ 脈象學說 ” “ 藏象學說 ” 等。實乃中醫藥學之綱目!
【概要】
只要是筋的問題,治肝沒錯。
只要是骨的問題,治腎沒錯。
只要是肌肉的問題,治脾胃沒錯。
只要是血脈的問題,治心沒錯。
只要是皮膚病毛發的問題,治肺沒錯。
五 臟
1.心:心為神之居、血之主、脈之宗。在五行屬火;生理功能 ①主血脈;②主神志;心開竅于舌,在體合脈,其華在面,在志為喜,在液為汗。心與小腸相表里。
2.肺:肺為魄之處、氣之主,在五行屬金;生理功能:①主氣,司呼吸;②主宣發肅降;③通調水道;④朝百脈主治節(淤結);輔心調節氣血運行;肺上通喉嚨,在體合皮、其華在毛,開竅于鼻,在志為憂,在液為涕,肺與大腸相表里。
3.脾:脾為氣血生化之源、后天之本,藏意,在五行屬土。生理功能:①主運化;②主升清;③主統血;開竅于口,在體合肉,主四肢其華在唇,在志為思,在液為涎;脾與胃相表里。
4.肝:肝為魂之處,血之藏,筋之宗。在五行屬木,主升主動。生理功能:①主疏泄;②主藏血;開竅于目,在體合筋,其華在爪,在志為怒,在液為淚,肝與膽相表里。
5.腎:腎為先天之本,藏志,腰為腎之腑,在五行屬水;生理功能:①藏精、主生長發育與生殖;②主水;③主納氣;在體為骨,主骨生髓,其華在發、開竅于耳及二陰(肛門 會陰),在志為恐,在液為唾,腎與膀胱相表里。
六腑
1.膽:生理功能:貯存和排泄膽汁,膽主決斷。
2.胃:生理功能:受納腐熟水谷,胃以降為和。
3.小腸:生理功能:主受盛和化物,是泌別清濁,“小腸主液”。
4.大腸:生理功能:傳化糟粕,大腸主津。
5.膀胱:生理功能;貯尿和排尿,依賴腎的氣化功能。
6.三焦:生理功能:通行元氣,總司氣機和氣化,為水液運行的道路。
【十二經絡流注】
一日十二個時辰,一個時辰流經一個經脈,首尾相接,如環無端,掌握了自己的身體,也就掌握了長壽健康的秘訣!
子時:23:00——1:00 膽經: 熟睡!膽需要新陳代謝,人在子時入 眠,膽方能完成代謝。這個時候心臟功 能最弱,如果有心臟病人備好救心丸。
丑時:1:00——3:00 肝經 :深睡眠!此時中肝修復的最佳時間,廢棄的血液需要淘汰,新鮮血液需要產生,在丑時完成。 此時必須進入深睡狀態,讓肝臟得到充足能量。如不入睡,肝還在輸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維和行動,就無法完成新陳代謝。易患肝病。
寅時:3:00——5:00 對應經絡:肺經 :大地陰陽從此刻轉化,由陰轉陽。人體此時也進入陽盛陰衰之時。此刻肺經最旺。肝臟把血液提供 給肺,通過肺送往全身。些刻人體需要大量呼吸氧氣。肺病 哮喘病人在寅時服藥比白天常規服藥效果好。
卯時:5:00——7:00 大腸經 :排便!便前一杯溫水。此刻大腸經旺盛,吸收食物中水分與營養,排出渣滓的過程。
辰時:7:00——9:00 胃經 :勿忘吃早餐!此時不斷分泌胃酸,如果餓久了, 就會有胃潰瘍、胃炎、十二指腸炎、膽囊 炎等危險!
巳時:9:00——11:00 脾經 :喝水?。ù藭r多喝水)脾是消化、吸收、 排泄的總調度。脾是后天之本。補脾:薏米 紅豆 山藥粥。一整天2000ml毫升水約5瓶礦泉水,要持續喝千萬別別喝任何的飲料。
午時:11:00——13:00 心經 :小憩一會兒。心臟推動血液運行,養神,養氣,養筋。能午睡片刻,對于養心大有好處,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 充沛。 ※午睡不能超過 30分左右,會奪覺,容易引起晚上失眠。
未時:13:00——15:00 小腸經 :小腸經在未時對人一天的營養進行調整。如小腸有熱,人體就會打咯 排氣。故午餐下午1:00之前 吃,營養物質都吸收進入人體。
申時:15:00——17:00 膀胱經 :排尿!膀胱把水液排出體外。若膀胱有熱可致膀胱咳,即咳而遺尿。膀胱最活躍適合多喝水。要這個時候一定不要憋尿,會得 “ 尿潴留 ”。
酉時:17:00——19:00 腎經 :腎臟為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 之精。腎為先天之根。” 經過申時的人本 瀉火排毒,腎在酉時進入貯藏精華的時辰。這是一個男人的時刻。 對于腎功能有問題的人而這個時候按摩腎經效果最為明顯。
戌時:19:00——21:00心包經 :心包經。此刻創造安然入眠的條件。平和心態。
亥時: 21:00——23:00三焦經 :睡覺了!此時是人體最大的腑三焦經運行,主持諸氣、疏通水道。亥時三焦通百脈??尚蒺B生息。
【總結】
《黃帝內經》基本精神及主要內容包括:整體觀念、陰陽五行、藏象經絡、病因病機、診法治則、預防養生和運氣學說等等。“ 整體觀念”強調人體本身與自然界是一個整體,同時人體結構和各個部分都是彼此聯系的。“ 陰陽五行”是用來說明事物之間對立統一關系的理論。“ 藏象經絡 ” 是以研究人體五臟六腑、十二經脈、奇經八脈等生理功能、病理變化及相互關系為主要內容的。
做夢多,四個“心腎相交法”能解決
心腎相交法一:鳴天鼓
心腎相交法的第一種叫做鳴天鼓。我們的后腦勺就叫做天鼓。鳴天鼓要用到我們的聽聞穴和勞宮穴。人體的勞宮穴是最操勞的一個穴位,它是一個火穴,像我們肚子疼了,馬上就不自覺地用手去捂肚子,所以它是很操勞的。
具體鳴天鼓的做法是:先用我們的手掌心,即用勞宮穴貼住耳孔,把整個手搭在后腦勺上,將食指放在中指上,然后往下一彈,產生一個彈擊的力量,就這樣使勁壓 住聽聞穴,然后彈撥后腦殼,彈幾次再壓緊,然后突然放松,耳朵就會有一種特別清爽的感覺。經常這樣做對耳朵的保健作用很大。
心腎相交法二:按摩聽聞穴
第二種叫做按摩聽聞穴。耳朵里的聽聞穴要怎么做才能按摩到呢?其實還是采取的心腎相交法。
中指的指尖是心包經的井穴,屬于心,耳朵、眼屬于腎。首先,掌心向后,然后用中指插進耳朵孔里去,塞進去以后,手指在里面轉180度,讓掌心向前,然后讓手指輕輕地在里邊蠕動,要注意,不要使勁地杵,而是輕輕地蠕動,就像小蟲子一樣在里面輕輕的動,按摩上二三十秒后,突然將手指向前外方猛的拔出來,最好能聽見響。這就是完整的按摩聽聞穴的一個方法。如果你的手指插進耳朵里去以后,覺得指尖有一種黏著感,有吸力的話,這就是濕氣太盛的一種感覺,那在按摩完了以后,猛的將手指拔出來就可以了。
這里提醒一件事,做任何動作都要以不受傷為原則,就是說動作要輕、要柔、要緩,要輕輕地做,指甲也一定要鉸得很干凈,然后用指尖輕輕地按摩耳朵里邊的聽聞穴,千萬不要傷到耳朵。
心腎相交法三:手心搓腳心 補腎水的方法
如果精虧的厲害,用功法三的點按
第三個心腎相交的方法叫做手心搓腳心。我們千萬不要小瞧了這個方法,這里面融匯了很深的中醫道理。
我們的腳底板有一個腎經的穴位叫涌泉穴,而我們的手上是勞宮穴。我們可以平時沒事的時候坐在床上,左、右手交叉,用掌心搓腳心,或者用手心拍打腳心。這樣做有助于讓腎發揮收藏的功能,把氣往下引,把上面的虛火拽下來,這樣氣就不會壅在上面,病自然就好了。
我們前面說過,如果人生一口大氣,氣全憋在上面的話,那就有可能會造成耳聾和耳鳴。那么,用手心搓腳心有利于我們疏通人體的氣機,氣機順了,經脈通了,耳朵的病自然就會改善。而且這樣做有助于改善睡眠,對有高血壓的病人也非常有好處 。
心腎相交法四:
把耳朵給蓋上,然后用掌根揉耳朵背。但要注意,不是揉耳背這個皮,而是隔著耳背揉耳朵眼。揉的時候腦子里要這樣想,好像隔著耳背已經揉到耳朵眼里面去了。
當您揉兩三分鐘以后,耳朵眼里面一發癢,就證明耳朵里面的氣血過來了,長期這樣揉,耳鳴、耳聾的問題就解決了。另外,揉的時候一定要閉上眼睛,因為七竅是相通的。揉完后睜開眼睛時,您會發覺眼睛變得很亮。